“上周刚退了20箱临期牛奶,今天又收到5箱发霉面包”“供应商说‘准时送达’,结果冷链车晚了3小时,冰鲜鱼全化冻了”……食品退货率高,是商超最头疼的成本黑洞:退货商品需销毁/低价处理,还要承担物流、人工损失,甚至影响顾客信任。除了通过商超仓储和运营管理之外,有没有办法从供应商管理入手规避风险呢?
答案是肯定的。
1.质量问题
-典型问题:异物,常温产品保质期内发霉,等等。
-根源:供应商品控不足,商超也未提前发现风险。
2.交付问题:延迟到货、冷链断裂
-典型问题:冷冻食品脱冷
-根源:供应商生产管理和物流管理不到位,商超未动态监控交付。
严格准入
常规的审核大家都明白,这些隐藏的重点需要引起重视:
注意看历史表现:调取近1年退货记录、客诉数据;
判断真实的生产能力:日产量是否匹配订货量?冷链能力如何?
品控能力:重点检查与退货强相关的环
应急能力:询问订单临时增加30%如何交付?冷链系统故障怎么办?
对已合作的供应商动态管控
1.生产环节:针对退货问题较多的问题查看重点环节
2.运输:重点看冷链和运输环境、异常数据
交付时要做好验收
商品到货时,商超需执行“三查”:
-查数量:核对订单与送货单
-查质量:抽查一定数量的商品(比如面包看是否发霉或者漏气、冷冻食品看是否有冰晶);
-查合规:核对标签、随货文件
1.供应商审核:根据商超品类和突出的问题,设计供应商审核程序;
2.退货溯源分析:当发生退货时,协助商超,快速追溯问题根因,制定解决方;
3.整改验证:可协助商超对供应商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食品退货率是商超供应商管理能力的直接体现。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商超供应商质量管理详细方案,请联系南宫NG28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