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从古至今,水果一直是大家钟爱的食物之一,古人就曾写过很多关于称赞水果的诗歌。今天的科普课堂,南宫NG28就来聊聊水果的话题:
关于水果的那些谣言
炎炎夏日,正是水果旺季,在南宫NG28大快朵颐的时候,你被哪些关于水果谣言迷惑过呢?
西瓜是一种自然熟的水果,也耐储存。如果通过给西瓜注射甜蜜素来起到使它变甜的效果,不光要保证甜度的均匀,而且注射过后的西瓜表皮相当于留了创口,会非常容易变质,腐烂,无法长途运输和储存。
所以,西瓜注射“甜蜜素”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且得不偿失,一般商家是不会采纳的。
草莓中检出“乙草胺”,吃了致癌!“乙草胺”是一种不允许在草莓中施用的除草剂,但草莓属于草本植物,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如果过多使用乙草胺,也会伤害到草莓苗,甚至杀死幼苗。
所以,消费者要买到含乙草胺草莓的几率并不大。
除了无籽水果,还有可怜的黄鳝也经常被说是喂了避孕药……
┗( T﹏T )┛避孕药表示每天好忙……
其实,无籽水果中大部分为天然无籽品种,而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使用合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无核化处理。
而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后3-10天内可以完全降解。
猕猴桃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口感极好的水果,素有“七天软,十天烂,半月坏一半”的说法,也就是说贮存非常困难。而超市里大部分品牌的猕猴桃买回家放进冰箱后,通常可以储存很久,所以就产生了“商家在猕猴桃表皮涂抹添加防腐剂”的谣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表示,猕猴桃在冷藏0℃条件下可以放置6~8个月都不腐烂,一般用不着添加延长保质期的化学试剂。而长时间室温下不腐烂的猕猴桃,冯双庆猜测可能是采摘后进行了“聪明鲜”处理,“聪明鲜”是1-甲基环丙烯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抑制猕猴桃释放乙烯,使其长时间保存,还安全可靠,对人体没有害处,在我国也是合法的。
水果中的风险指标
关于水果的种种谣言,让南宫NG28在吃水果的时候心生恐惧。其实水果还是南宫NG28生活中比较安全的食物。根据最近几年国家监督抽检不合格分析数据来看,水果类的不合格率较低,高风险项目主要是农药残留。
国家总局食品抽检司发布关于调整和完善市县两级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 (食检函62号),2019年7月1日起,市、县两级农产品的抽检指定了必检品种和必检项目。关于水果类,国家总局指定了以下必检品种和必检项目:
水果的营养价值
水果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与蔬菜相似,是人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来源。各种水果普遍含有较多的糖类和纤维素,而且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殊物质,因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水果中所含成分主要有如下几种:
1.糖类
水果中普遍存在的糖有蔗糖、葡萄糖、果糖。由于品种不同,含糖量和种类也不同,如苹果、梨等含果糖较多;柑橘、桃、李、杏含蔗糖较多;葡萄含葡萄糖较多。各种水果的含糖量一般在10%~20%之间,水果成熟度高,含糖量亦高。超过20%含糖量的有枣、椰子、香蕉、大山楂等鲜果;含糖量较低的鲜果有草莓、柠檬、梨、桃、杨梅等。
2.有机酸
水果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枸橼酸和酒石酸等,通常称为果酸,是水果酸味的来源。有机酸与糖形成甜酸混合的特殊风味,在味觉上酸味有减甜味的作用。水果中有机酸的平均含量为0.1%~0.5%,但有的水果枸橼酸含量可达5%~6%。大多数水果含苹果酸,柑橘类主要含有枸橼酸,葡萄中含有酒石酸。
3.果胶物质
果胶是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多糖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三种不同形态存在于水果组织中,未成熟的水果中存在的大多是原果胶,随着果实的成熟,在原果胶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果胶和纤维素,当果实过于成熟时,果胶进一步分解为不具黏性的果胶酸与甲醇。
4.纤维素
构成果实细胞壁和输导组织的主要成分,在果实的表皮细胞中,纤维素又多与果胶、木质结合成为复合纤维素,对果实起保护作用。水果中纤维素的含量约为0.5%~2%,若过多,则肉质粗,皮厚多筋,食用质量低。
5.维生素
水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B。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鲜枣含维生素C最多,其次为柑橘类水果。维生素B含量较多的水果主要是柚、橙、鲜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