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品最怕温度失控——化冻再冻会破坏口感,反复升温会滋生细菌。而且,冻品管理中存在很多隐秘的角落难以察觉,比如冷链运输过程是否真实全程制冷?冻品出厂前的微生物风险水平如何?接下来分享的这一套冻品供应商质量管理全流程,将帮您把您所担心的问题截在源头。
理解冻品管理的精髓,是认识冻品管理中的核心风险:温度失控。
-运输环节:冷链车中途脱冷;
-验收拖延:冻品卸车后在常温区放置时间太久;
-储存疏漏:冷库温控系统失控。
管好冻品供应商,必须抓住3个核心原则:温控不脱节、溯源可落地、风险早防控。
-温控不脱节:从供应商冷库→运输→商超冷库→门店冷柜,温度全程在规定范围内可控;
-溯源可落地:每批冻品的温度记录、运输路线、供应商冷库信息,都能快速调取;
-风险早防控:通过日常监控和动态评估,提前发现常出问题的供应商,及时整改或淘汰。
实操流程:从准入到评估,如何做好冻品供应商管理?
1.准入:除了查资质之外,还要查冷链能力。
-基础资质: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贸易商需提供)、冻品的型式检测报告;
-冷链能力证明:供应商的冷库温控记录、运输车辆的资质证书、自有冷链车数量和外包冷链合作方资质等。
2.审核:重点关注温度管理、原料追溯。
-冷库管理:检查冷库的温控系统、备用制冷设备、货物码放;
-运输准备:装货前,冷链车是否提前预冷;
-原料追溯:冻品的原料来源、加工时间,这些信息要能和温度记录对应。
3.运输:温度全程监控。
-设备要求:冷链车加装车载GPS温控系统,高频自动上传温度数据,后台可以直接调取;
-记录留存:每批冻品的运输温度曲线、路线轨迹,至少保存2年。
4.验收:优先于常温商品验收,20分钟内入库。
冻品到库后,必须优先验收,重点查温度、外观,同时确保时效,从卸车到入库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
5.异常处置:规定各项异常处置流程。
明确和约定运输/验收/储存/销售等环节异常处置流程、顾客投诉/监管检查异常处置流程。
6.动态评估:量化相关数据指标,用以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估。
量化指标-验收质量不合格率、温度管控异常率等,用数据来考察和约束冻品供应商行为。
1.供应商审核服务:委派具有冻品供应商审核辅导经验的审核人员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
2.异常处置技术支持:遇到温度超标、客诉等问题,提供4小时响应的远程指导服务。
冻品供应商管理,核心温度管控。从准入时查冷链能力,到运输时数字监控,再到验收时抢时间,每一步都要严字当头。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冻品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案,请联系您身边的南宫NG28顾问,南宫NG28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