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光伏系统
建筑业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的光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成为了建筑节能的新趋势。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面光伏开发利用行动。
既有建筑屋面安装光伏系统需符合哪些条件?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展项目选址时,要综合分析区域内气象地质条件及所利用建筑物的建成年限、结构类型、承重荷载、风荷载、雪荷载、使用功能、周边环境、安全距离、消防救援能力等因素,有效规避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坍塌等安全风险。
①严禁利用危险性鉴定等级为C级、D级的建筑物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②利用B级建筑物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要经过严格论证评估,并避让处于危险状态的结构构件。
③严禁利用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乙类的建筑物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此类建筑物附近的其他建筑物或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要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保证防火间距不小于30米,必要时加大防火间距。要充分考虑工商业建筑物生产形式、经营业务变化,以及业主、使用方变更等因素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全的影响。
屋面安装光伏系统对既有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在既有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对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一:结构受力影响
①新增光伏系统组件、支架及基础(包括配重)本身自重对既有建筑物恒荷载产生影响。
②光伏系统承受风荷载、积雪荷载、温度荷载等传递到既有建筑物活荷载产生影响。
③突出建筑物表面的光伏系统对地震荷载的放大效应,对既有建筑物本身地震荷载产生影响。
④光伏系统承受风荷载、积雪荷载、温度荷载等传递到既有建筑物活荷载产生影响。
一般在原建筑物设计中并没有考虑以上荷载的影响,所以要在既有建筑物上安装或改造光伏系统,必须对原结构与光伏系统连接受力部位进行(力学性能)复核,保证满足该部位结构设计的要求。因此,委托专业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既有建筑屋面系统进行检测鉴定至关重要,如有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必须对建筑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安装光伏系统。
二:建筑防火影响
①光伏系统中逆变器及变压器等设备的安装会对既有建筑物在消防安全等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影响较大,而且也比较难处理,一般在光伏系统设备选型和布置方案时,尽量控制在原建筑物消防要求以内,不再增加新的要求,难以满足时,应采取增加消防设施等办法来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三: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影响
①安装光伏组件的墙面、屋面及容易造成组件脱落等部位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光伏组件损坏而落下伤人,如设置挡板、警示标志或进行绿化种植等,使人不易靠近。
②在多雪地区的建筑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应采取融雪、扫雪及避免积雪滑落后遮挡光伏组件的措施。如采取扫雪措施,应设置扫雪通道及人员安全保障设施。
③在坡屋面上安装光伏组件,应设置维修、人工清洗的安全设施及通道。
宁夏、四川、上海等地出台发展规划或碳达峰实施方案,从多个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出要求,既鼓励“光伏+”,又要求工业企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加快分布式光伏在各领域应用,积极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创新实施光伏+农业、工业、商业、校园、社区、交通等分布式“光伏+”工程,有效提高用户侧光电应用比例。CTI南宫NG28检测将持续在既有建筑安装光伏系统行业提供专业的检测鉴定服务,为如期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