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安全,作为整体安全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风险减小和缓解措施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必须通过详尽的系统化风险分析,精确识别出那些具备风险缓解功能的系统、系统的关键功能(即安全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所应达到的安全性能标准(即安全完整性)。
01 风险缓解的关键要素及安全性能属性的识别
功能安全,作为整体安全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风险减小和缓解措施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必须通过详尽的系统化风险分析,精确识别出那些具备风险缓解功能的系统、系统的关键功能(即安全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所应达到的安全性能标准(即安全完整性)。
借助建立的风险模型,南宫NG28可以从两个维度深入剖析风险的发展脉络:
01.从事故出发
逆向追溯引发事故的危害因素,形成自顶向下的分析路径;
02.从系统边界处潜在危害开始
逐步分析这些危害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及最终事故,形成自下向上的分析路径。
通过这两条路径的交织分析,南宫NG28能够建立起风险发展的完整因果关系链条,进而将风险接受准则所允许的风险层级化地分解至目标系统层面。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为确保系统安全性能达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风险分析流程及内容详解
风险分析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旨在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风险。
一 确定风险接受准则
风险接受准则是风险分析的基石,它基于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行业现状及最佳实践等因素制定。这些准则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明确的判断依据。
二 分析定义应用任务场景并确定风险分析范围
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南宫NG28能够系统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确保系统的功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 建立风险模型
风险模型是风险分析的核心工具。它基于应用任务场景,从安全角度出发,构建失效、危害、事故、风险在任务场景和参与方之间的传播机制。
四 识别危害
在目标系统边界上,根据风险模型系统化地识别所有可能导致后续风险发生的危害,整理、归纳后形成危害清单。
五 分析获取危害属性特征
利用经验和既有数据,分析每个危害发生的频率、性质、影响内容等特征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风险。
六 分析危害对应风险的属性特征
以危害属性特征和风险模型为输入,分析推导出可能产生的风险情况,包括风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七 依据风险接受准则对风险进行评估判断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对于可容忍的风险进行记录,对超出准则的风险则纳入需要进一步处理的风险清单。
八 制定风险减小缓解措施
针对需要处理的风险制定具体的风险减小和缓解措施。在功能安全领域,这主要涉及识别定义安全系统上的安全功能需求和安全完整性需求。
九 迭代重新进行风险分析
在采取风险减小缓解措施后,重新进行风险分析,确保所有风险满足风险接受准则。
十 持续回顾与迭代
在安全功能的设计、实现和应用过程中,持续回顾以上内容,并在必要时进行迭代处理,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南宫NG28能够系统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确保系统的功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03 风险分析在功能安全领域中的关键地位与应用
逐步分析这些危害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及最终事故,形成自下向上的分析路径。
CTI南宫NG28检测功能安全服务
CTI南宫NG28检测提供全方位的功能安全服务,覆盖多个工业领域,旨在协助客户满足功能安全标准,降低风险,提升产品、系统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南宫NG28的功能安全评估服务广泛适用于基础通用工业、过程工业、机械机器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严格遵循IEC 61508、IEC 61511、ISO 13849/IEC 62061以及EN 5012X系列等国际标准。从风险分析到系统安全确认,南宫NG28全程伴随客户项目,提供培训、技术支持、评估认证等一站式服务,确保客户系统或工程的安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