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太古起落架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于2008年投入运行,年维修起落架36套。
目前,企业共有309人,其中一线生产工人192人。企业在2015年和2017年对电镀车间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本次评价为该企业首次对全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CTI公司 厦门南宫NG28 项目负责人 杨妙芬 完成日期 2020-10-22
单位名称 |
厦门太古起落架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
地址 |
厦门高崎机场高崎南五路280号 |
联系人 |
黄勇士 |
工作内容 |
时间 |
人员 |
陪同人 |
现场调查 |
2019年12月24-25日 |
钟婷玉、杨妙芬 |
黄勇士 |
采样/检测 |
2020年3月12-14日、3月16-18日、3月21日 |
杨妙芬、朱林华、李子金、丁润杰、吴贵生 |
黄勇士 |
职业病危害因素:铝尘、其他粉尘、氧化铝粉尘、苯、丙酮、丁醇、丁酮、二甲苯、二氯甲烷、二氧化氮、氟化氢、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过氧化氢、环己酮、甲苯、硫化氢、硫酸、氯气、镍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氰化物、碳酸钠、盐酸、乙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正己烷、高温、工频电场、噪声、紫外辐射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
本次评价/类比检测点(项)数 |
本次评价检测合格点数 |
合格率% |
化学毒物 |
165 |
120 |
97.6% |
|
物理因素(噪声、紫外辐射、激光辐射) |
51 |
18 |
86.3% |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该企业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修理中的的航空航天器修理(行业代码4343),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版)》中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结合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
1. 整改性建议
(1) 用人单位于2015年向湖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此后新建了电镀车间,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向职业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变更申报。建议用人单位根据此次职业病现状评价的结果,向职业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变更申报。
(2) 根据(GBZ/T 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存在或使用、生产有毒气体,并可能导致劳动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主要指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或易于聚集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应设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点。因此建议用人单位在电镀车间设置氟化氢的报警装置,其设置预报值和警报值。
(3) 针对工作场所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损伤,如化学品急性中毒、化学性刺激与灼伤、中暑等,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13.2 改善性建议
(1) 在当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其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文件要求,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如制定喷漆车间洗枪作业规范操作流程,作业人员应在指定位置进行洗枪作业,并按规范要求开启排风设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过高;同时用人单位应做好监督工作并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定期检修。
(2) 加快研究建立“无氰电镀”生产线,尽快替代“有氰电镀”,实现电镀无氰化。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