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公司宁波 项目负责人胡智勇 完成日期2016.12.9
名称 |
仙居县益盛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
地址 |
台州市仙居县城关垟桥路58号 |
联系人 |
张丽 |
工作内容 |
时间 |
人员 |
陪同人 |
现场调查 |
2016年9月28日 |
沈明志 |
张丽 |
采样/检测 |
2016年11月15日-17日 |
王伯钧、刘益峰 |
张丽 |
危害因素:
噪声、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正丁醇、正己烷。
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
本次评价检测实测点数 |
本次评价检测合格点数 |
合格率% |
粉尘 |
4 |
2 |
50 |
化学毒物 |
2 |
2 |
100 |
物理因素 |
6 |
5 |
83.3 |
通过分析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再经过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以及实验室的检测分析,结合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规范,得出以下结论: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分项结论
项目 |
判断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1.总体布局 |
符合 |
- |
2.设备布局 |
符合 |
- |
3.建筑卫生学 |
基本符合 |
锯料、喷漆岗位照明不足 |
4.职业病危害因素 |
不符合 |
打磨岗位木粉尘浓度超标,锯料、打磨岗位噪声强度超标 |
5.职业病防护设施 |
不符合 |
打磨岗位木粉尘浓度超标,未设置局部吸风设施,锯料、打磨岗位噪声强度超标 |
6.应急救援设施 |
符合 |
- |
7.职业健康监护 |
基本符合 |
缺少噪声、振动、滑石粉尘项目针对性体检,具体见8章节。 |
8.个人防护用品 |
符合 |
- |
9.辅助用室 |
不符合 |
未按要求设置浴室、更衣室 |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符合 |
- |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基本符合 |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
符合 |
- |
13.职业卫生培训 |
基本符合 |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符合 |
- |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
- |
本项目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本次现状评价为首次评价。 |
整改性措施
(1)打磨岗位木粉尘浓度超标,建议用人单位选用带有除尘设施的打磨工作台,同时每班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扫地面、操作台表面的积尘,避免产生扬尘;
(2)针对锯料、打磨岗位噪声存在超标情况,在目前工艺不能采取有效减噪措施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要督促工人佩戴好护耳器,减少职业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并进行定期的听力测定;
(3)应按照车间卫生特征为3级的辅助用室设置要求设置浴室、更衣柜,浴室应满足每9人设置一个淋浴器的要求,满足员工对浴室等的使用要求;更衣柜每人一柜,工作服、便服同柜分层存放;
(4)进一步完善已体检人员的噪声、振动、滑石粉尘项目的针对性体检。
持续性改进建议
防护措施
(1)木工车间锯料岗位粉尘浓度较高,接近限值,建议用人单位每班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扫地面、设备积尘,避免产生扬尘;同时应加强移动式双桶布袋吸尘机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对集气罩口、吸风管道、风机等定期检修、清理和清洗,确保通风除尘效果;
(2)喷漆岗位二甲苯浓度较高,接近限值,建议用人单位加强喷漆水濂台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对集气罩口、吸风管道、风机等定期检修、清理和清洗,确保通风排毒效果;
(3)加强油漆、稀释剂等在厂内运输、装卸、存储的管理,规范油漆、稀释剂等在仓库内的存放,减少未使用完油漆、稀释剂等在油漆车间内的存放,减少有害物质在生产车间内的扩散,对于未使用完的油漆应加盖密闭储存,使用完的油漆桶应定期处理;
(4)对木工车间、油漆车间等场所的机械排风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各用房能有效通风;
(5)对现有应急洗眼器、药品等定期检查维护,记录在案,使应急设施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6)污水池需定期进行清理漆渣工作,清理漆渣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建议企业制定完善的污水处理站清理漆渣作业规程,并配备完善的防护设施及救援物品。如该部分作业为外包作业,则应与外包单位明确职业卫生防护义务,并对外包作业工人进行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告知、培训及作业监督。
职业卫生管理
(1)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2)进一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细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确保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
(3)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人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杜绝存在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对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者,应按规定给予复查、诊疗,并妥善处置;
(4)做好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卫生要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危害强度(或浓度)、防护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等;
(5)用人单位应进一步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本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将职业病防治的要求纳入现场检
/